標題:

漢代的人物

發問:

有咩出名嘅漢代人物?(生平事跡) 快快快!趕住做功課~ thx~

最佳解答:

項羽(前232年—前202年),名籍,字羽,古代中國著名將領及政治人物,秦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秦末時被楚懷王羋心(又名熊心)封為魯公,在前207年的決定性戰役鉅鹿之戰中統率楚軍大破秦軍,秦亡後自封「西楚霸王」,統治黃河及長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後在楚漢戰爭中為漢高祖劉邦所敗,在烏江(今安徽和縣)自刎而死。 劉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說為小名),漢朝(西漢)開國皇帝,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後世多習用之),諡號為高皇帝(諡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所以史稱太祖高皇帝、漢高祖或漢高帝。出身平民階級。成為皇帝之前又稱沛公、漢中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3/%E6%B1%89%E9%AB%98%E5%B8%9D.jpg 韓信(—前196年),淮陰(今江蘇淮安)人,是西漢開國名將,漢初三傑之一。韓信為漢朝立下汗馬功勞,卻也因此引起劉邦猜忌,項羽自殺後,其勢力被一再削弱,最後由於被控謀反被呂雉(即呂后)及蕭何騙入宮內,處死於長樂宮鐘室。歷任齊王、楚王、淮陰侯等。

其他解答: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GOOD!!! 加油!!!|||||漢代人物 漢高祖建立漢代 蔡倫造紙 張衡發明地動儀|||||漢朝(前202年 - 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出現的朝代,分為「西漢」(前202年—8年)與「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合稱兩漢。西漢為漢高祖劉邦所建立,建都長安,東漢為漢光武帝劉秀所建立,建都洛陽。在西漢以後還有王莽篡漢自立,十六年後亡國東漢建立。漢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而漢武帝54年的統治歷程,前無古人的巨大功業,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強大國家,和羅馬帝國東西輝映,也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偉大時代之一。漢朝統治中國有四百多年,到現在中國人仍然叫自己為「漢人」。國君姓氏為劉姓,因有「劉姓全是高祖之後」的說法,劉姓更成為漢族之首。 漢武帝- 劉徹 (前156-前87) 一位有雄才大略又能善於用人的盛世君主. 漢初, 因連年爭戰人口減少,生產力不足,但經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之後,中國的國力已達巔峰.漢武帝繼位後,著手開始解決北方的匈奴的威脅.重用名將,霍去病,衛青,李廣等,加上張騫 的外交,令中國在國際舞台迅即揭起.經三十年的經營.基本上解決了匈奴的威脅.而且已儼然成為東亞的霸主. 在當時,中華帝國的地位如日中天.公元前二八年,北匈奴殺中國使節,八年後,中國西域總督府副校尉陳湯利用西域各國的軍隊,和囤在西域的漢軍,對北匈奴發起攻擊,終於一舉消滅北匈奴.陳湯在向中央陳述發兵的理由說:"凡侵犯中國的,逃的再遠,也要誅殺."如此氣慨,現在的中華兒女也應汗顏. 2006-10-24 17:50:15 補充: 漢高祖-劉邦, 性情豁達大度, 知人善任,起初參加由陳勝,吳廣帶領的起義,後加入楚國的陣營,趁另一位將軍項羽,和秦的大軍打拉鋸戰,沒有秦國主力和他的軍隊對陣之餘,第一個攻進秦國的首都咸陽,滅了秦朝,被楚霸王項羽封為漢王.并以蜀地為基地,和項羽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劉邦在文有張良,武有韓信,後方有蕭何的輔助下,終於把項羽的軍隊包圍在垓下設下十面埋伏, 項羽突圍不果,自殺于烏江邊. 2006-10-24 17:50:40 補充: 劉邦消滅了項羽後,統一了中國,建立漢王朝,自此中華帝國在地理上再次統一,為以後的強大建立了基礎. 2006-10-24 17:51:59 補充: 西楚霸王項羽 項羽(前二三二──前二0二),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楚國將門後裔。楚亡後,他隨叔父項梁流亡吳中(今江蘇蘇州)。年少時曾學習書法不成,又學劍,仍不成。立志要學「萬人敵」(就是能抵擋一萬人的本領),於是從叔父學兵法。但僅「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項羽身高八尺,力能舉鼎,年青時志向遠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錢塘江)時,項羽見其車馬儀仗威風凜凜,便脫口而上:「彼可取而代也。」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項羽隨項梁在吳中舉兵響應。二十四歲的項羽,被人民起義的急風暴雨推上了歷史舞古。 2006-10-24 17:52:29 補充: 項梁起義後,征集精兵八千,項羽做了牌將(副將)。為了便於號召,採納謀士范增建議,立前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王,建都於盱眙,仍稱楚懷王。項梁率義軍在和秦軍戰鬥中接連取勝,產生了驕傲輕敵思想。結果在定陶(今山東定陶縣西北)被秦軍章邯指揮的軍隊打敗,項梁戰死。 2006-10-24 17:52:53 補充: 定陶之戰後,秦軍北渡黃河,攻打起義抗秦的趙王歇和張耳,將趙軍圍困於巨鹿(今河北平鄉)。楚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項羽為次將,率兵救援。宋義率軍到達安陽(今河南安陽南),便畏縮不前,屯兵四十六天。當時,陰雨連綿,起義軍缺衣少糧,處於困境之中。項羽當機立斷,殺了宋義,迫使楚懷王任他為上將軍,並命他立即揮師北上救趙。 2006-10-24 17:53:16 補充: 項羽率車進抵漳河南岸與秦軍隔岸對峙。他先派英布、蒲將軍帶領二萬精兵渡河,切斷秦軍運糧通道。隨後親率主力渡河,鑿沉船隻,毀壞炊具,燒掉營舍,每人只帶三天口糧,這就是著名成語「破釜沉舟」的由來。一到戰場,楚軍便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動,把秦軍包圍起來。項羽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楚軍個個勇猛殺敵,一以當十,九戰九捷,大敗秦軍,俘獲秦將王離,殺死秦副將蘇角,迫使秦副將涉間自殺,解了巨鹿之圍。在項羽軍與秦軍激戰時,各路諸侯援軍卻縮在壁壘上觀看,不敢參戰。戰鬥結束後,項羽召集援軍將領,他們「入轅門,皆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成了諸侯軍的統帥。 2006-10-24 17:53:48 補充: 巨鹿戰後,項羽乘勝追擊,秦軍節節敗退,軍心渙散。章邯見大勢已去,率二十萬秦軍投降了項羽。項羽卻在西進途中,在新安城(今河南繩池東)下令將這二十萬降卒全部坑殺。這時,另一路起義軍劉邦乘秦軍主力被項羽牽制在巨鹿,關中空虛,占領了咸陽。 項羽大為不滿,率軍破關而入,進駐鴻門(今陜西臨潼東北)。當時項羽軍四十萬,劉邦軍不足十萬,雙方力量懸殊。劉邦自度力量不敵項羽,便採納張良計策,拉攏項羽叔父項 2006-10-24 17:54:14 補充: 伯,親自到鴻門請罪。鴻門宴上,觥籌交錯中閃爍著刀光劍影。項羽的謀士范增幾次舉起所帶玉塊,暗示項羽殺死劉邦,項羽卻優柔寡斯,被劉邦借故逃脫。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鴻門宴」的故事。項羽依靠強大兵力,暫時壓制劉邦。引兵進入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史記?項羽本紀)。項羽挾其軍事上的餘威,以諸侯上將軍自居,發號施令。他自立為西楚霸王,取梁、楚之地九郡(占有今江蘇、安徽、山東、河南部分地區),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同時又割地封王,分封了十八個諸侯。封劉邦為漢王,王漢中、巴蜀,企圖限制劉邦勢力的發展,使其不得東進。結果養虎貽患,導致漢軍勢力日後捲土重來。 2006-10-24 17:54:43 補充: 由於項羽分封不公,引起諸侯和功臣不滿。先是田榮據齊反楚,項羽急忙率軍討伐,劉邦便乘隙東進。公元前二0八年八月,漢軍從漢中潛出故道,打敗項羽所分封的秦地三王,迅速東進,直抵陽夏(今河南太康)。接著,又乘項羽與齊軍交戰之際,一舉攻入楚都彭城,羽急忙率三萬精兵還救彭城。 2006-10-24 17:55:08 補充: 此時,劉邦仗恃兵多將廣,麻痹輕敵。項羽軍則收復失地心切,鬥志旺盛。三萬楚軍在項羽率領下,出山東經胡陵(今山東魚台東南)趨蕭(今江蘇簫縣西北),直抵彭城漢軍側背。戰鬥從拂曉開始,楚軍勇猛頑強,邊打邊衝。到了午時,已將漢軍打得大敗。楚軍追到彭城東北的泗水,漢軍紛紛落水,死者十餘萬。漢軍向南方山地潰逃,楚軍追擊至靈壁(在今安徽省)以東的睢水上,又殲滅數十萬人。劉邦只率數十騎逃出重圍,連妻子呂雉和父親太公都作了項羽的俘虜。彭城一戰,項羽決策果斷,迅速率精兵回救彭城,出敵不意,擊潰漢軍數十萬之眾,是戰史上以少勝多的範例。|||||西漢 漢高祖(劉邦) 漢文帝 漢景帝 漢武帝 漢宣帝 漢元帝 漢成帝 呂后 蕭何 婁敬 蒯徹 灌嬰 陳平 周勃 陸賈 曹參 賈誼 晁錯 鄧通 主父偃 周亞夫 董仲舒 劉安 公孫弘 朱買臣 張湯 桑弘羊 冒頓單于 衛青 霍去病 李廣 李陵 李廣利 趙充國 蘇武 張騫 王昭君 趙飛燕 霍光 王政君 王鳳 王莽 孔光 趙過 刀間 陳寶光 司馬遷 枚乘 司馬相如 卓文君 東方朔 王褒 揚雄 東漢 光武帝 馮異 馬援 竇融 董宣 漢明帝 漢章帝 馬皇后 竇固 竇憲 班超 甘英 班勇 漢和帝 竇太后 竇武 梁冀 李固 何進 鄭眾 孫程 單超 曹節 張讓 漢桓帝 漢靈帝 張儉 范滂 郭泰 李膺 陳蕃 張角 馬元義 徐和 皇甫嵩 朱 盧植 董卓 袁紹 曹操 漢獻帝 落下閎 耿壽昌 張衡 蔡倫 張陵 張魯 于吉 迦葉摩騰 竺法蘭 安世高 支讖 馮衍 班固 王充 趙壹 蔡邕 蔡文姬 孔融 張芝 許慎 上這個網>秦漢三國>西漢/東漢/新朝>人物 有好多,且有長盡生平: http://www.china10k.com/trad/main/index.htm eg 漢高祖(劉邦) 劉邦(前256─前195年),字季,泗水沛縣(今江蘇沛縣)人。秦時任泗水亭長。秦末起兵響應陳勝起義,自立為沛公,後參加項梁軍中,與項羽同時成為反秦主力。前206年率軍先攻入咸陽,廢除秦苛法,與民約法三章,深得民心。項羽稱王後,劉邦自知不是項羽對手,遂聽從蕭何建議,接受漢王封號,暫居巴蜀漢中。不久又出漢中,定三秦,然後又出關東進,與項羽進行了四年之久的楚漢之爭,最後戰勝項羽,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成為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在位期間,承襲秦代制度,實行中央集權。為鞏固江山,他先後剪除了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諸侯王,同時分封同姓王;將六國貴族和地方豪強遷到關中,以利於對其加強管制;實行強本抑末政策,打擊商賈,發展農業;輕徭薄賦,恢復經濟;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以求邊境安定。這一切奠定了西漢王朝的統治基礎。劉邦即位後十一年去世。A9A3995907B431A4
arrow
arrow

    ttltlp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